您好,欢迎您来到核心期刊发表平台!

农业类文章

所在位置:主页 > 文章系列 > 农业类文章 >
河南农民增收障碍分析与对策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着力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农民收入增长特点及原因 
  据省统计局调查表明,2006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38.15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2.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3%。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工资性收入较快增加。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及各地具体实施意见的陆续出台,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5.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0.6%。 
  2、农民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继续增加。种植业生产的连年丰收、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使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增加较多,较好地弥补了2006年以来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位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出售农牧业产品现金收入1189.36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7.5%,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1.0%。 
  3、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更多收入。县域经济的发展使更多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农民,能够因地制宜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增收空间得以拓展。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家庭经营中二、三产业现金收入247.79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1.9%。 
  4、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粮食直补、良种与农机补贴等七项补贴政策的实施,较好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抽样调查表明,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得到各项政策性补贴资金达31.50元,是2005年同期的1.09倍。 
  二、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影响因素 
  虽然河南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从总体上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1、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区域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当前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相对过剩,出现“卖难”和价格下降。 
  2、农产品成本高。突出表现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2006年1~9月份全省农资价格总水平在2005年同期上涨9.6%的基础上仍继续上涨了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位上扬,直接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据测算,因农资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多支出6.03元,占生产费用增加额的6.5%。尽管对农民实行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资价格上扬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但仍然影响了农民收益的持续增加。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导致了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普遍超出国际市场水平。其结果,农产品增产空间越来越小,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使农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3、农业经营主体分散,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低,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约为世界平均的1/7,英国的1/80,美国的1/46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加之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造成农业经营主体分散,超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下,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同时,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采用农业适用技术率不高,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和普及,使农民增收无力。 
  4、非农岗位就业不足。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劳务经济。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乡镇企业整体萎缩,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低下,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也随之下降。与此同时,城市国有企业下岗或失业人员增加,加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进城务工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机会减少,抑制了农民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农民收入增幅下降。 
  5、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河南目前城镇化水平为32.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造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拥挤在狭小的土地上,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造成了农民增收困难。与此相对应,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窄小,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使农村经济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良性循环,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6、农民负担过重。农民负担是农民向国家和社会无偿提供的支出,它与农民实际收入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就河南目前情况看,自2002年底全面推行税费改革以来,的确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降低了投入成本,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款,明确规定要将农民承担的绝对额控制在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但“三乱”现象屡见不鲜,农民的政策性成本增多,农民负担仍然偏重,使得农民收入很大一部分被挤掉。 
  三、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对策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关键是适应农业发展阶段变化的特点和要求,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移到以质量、规模、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开拓新的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继续推进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拓宽粮食增值空间,实现粮食加工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不断提高粮食精深加工水平;继续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进一步提高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能力,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优质棉花基地建设,促使棉花种植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2、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经济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农民工素质偏低,难以适应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就业领域受到限制,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增加培训资金,完善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农民外出就业能力,发展技术型、外向型劳务输出,打造河南劳务品牌。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切实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消除各种阻碍农村劳动力自由、平等流动的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3、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建立稳定的种粮收益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给予补贴。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粮价稳定在合理水平。加大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坚持开发式扶贫,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努力实现脱贫解困和巩固温饱的双重目标。真正落实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4、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化解农户经营的市场风险;还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户分享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后续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促进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按照市场要求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形成商品丰富、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产品和主导产业,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处理好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为农民提供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努力做到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保证农民从中真正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使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5、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劳动力转移最为方便、快捷的载体。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要增强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力。加快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使其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在增强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河南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加工程度相对不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大转移农民的产业载体,延伸农民增加收入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到为"三农"服务上来,尤其要加快发展农村急需的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满足因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增长的服务需求。 
  6、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沉重是在农民增收乏力的情况下,农村地方政府巨大的支出压力和向农民收费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双重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农民负担减下来,能直接起到对农民增收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必须着手进行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巩固和发展税费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确保各级转移支付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下拨到位,尤其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必须按时足额兑现到户。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应实行并村和干部交叉任职,并严格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刊发表|核心期刊发表|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发表|期刊发表|期刊发表网|职称期刊发表
客服QQ:14425182 投稿邮箱:14425182@qq.com
用心服务,诚信经营,因为专业所以出色。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业务咨询